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常识 > 快速进入陌生领域的15条学习心法
快速进入陌生领域的15条学习心法
插坐学院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冯启娜,来自罗辑思维。作为罗辑思维公司的副总裁和节目制片人,学习既是我的兴趣爱好,也是我的工作内容本身。
所以呢,何川老师邀请我,和大家分享一些高效的学习心法。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天,我们先从一个词说起,“学习机器”。这个词是我从李笑来老师那听来的。
他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为学习而生,以学习为乐,学完一个领域,再去学另一个领域,根本停不下来。
当时,我就心里默默地想,这样的人好酷啊,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成为“学习机器”。
现在,我每天用在业余学习上的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
最近的学习安排是这样的:每天学习“得到”专栏;每天与英语外教对话半小时;这两天,我还在研究比特币和股票投资。
然后呢,我每天都会健身半小时以上,每周有三堂游泳课,学完以后,会换成每周三堂哑铃课;假期,我还准备去学滑雪和风筝冲浪。
所以,今天我的分享,讲的是广义上的学习,既有读书、学英语,也有运动健身。我觉得所有领域的学习方法都是相通的,都是如何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天总共有15条心法,与你分享。我会分成4个部分来说。这4个部分,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从出发,到技巧,到知识的内化,再到如何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
1
出发
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学习,就是这样一件难于出发的事情。
你回想一下,你的家里,是不是有很多没有拆封过的书?你的理想中,是不是至少有一项技能是你希望掌握,但是目前还一无所知的?学习其实是一件违背人天性的事情。有畏难或者抵触情绪,特别正常。
那面对这种情况,怎么破呢?我和你分享4个心法。
第一个心法,学习要立即动手。
比如,一年前,我就想投资比特币,但仅仅是停留在想,因为我不知道上哪儿、怎么买(是不是听起来很可笑,我当时就是这个认知水平)。
结果,比特币去年低的时候价格才多块,现在一路涨到了块。我错过了,现在必须得高价买,简直痛心不已。
其实,当我真的开始动手以后,自己查资料,问朋友,从什么都不懂到入门,两个小时就搞定了。
经历了这件事,我就明白了,所谓的难,都是你自己想象的。当你开始动手以后,就会发现面对的,只是一个个有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你去解决就是了。搞清楚,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但是呢,立即动手以后,你就会发现,你面对一堆的问题。你需要答案。这些答案是很难通过百度获得的。怎么办?
我的第二个心法是,开始一项学习之前,先找个好教练。
学习不是做研究。学习的对象,是人类已有的知识领域。而任何一个领域,都早已有人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方法。所以,开始学习之前,不妨先找一个教练。
比如,游泳找游泳教练,健身找健身教练,出国找新东方,职场培训找“好多课”,终身学习用“得到”。
总之,千万别心疼钱,找教练学、找机构学,绝对比你自己花时间摸索划算。
接着说第三个心法,给自己设立一个大目标。学不动的时候,想一想,你是不是真的很想得到它。
比如,让我单学游泳,我没有动力,所以一直没学会。但是,因为我想学风筝冲浪,所以得先学会游泳,这样我就有动力了。
我和游泳教练的对话通常是这样的:“累吗?不累。”“呛着了吗?没有。”“没事,再来一次。”只要一想到风筝冲浪的那个爽,就什么困难都不是事儿了。
与这个类似的,我还有第四个激励自己的心法,就是经常想一想,如果你学会了,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得到”App以及好多课,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买整整一年的订阅产品?脱不花讲了一个道理,叫“人格跃迁”。
读了这个专栏以后,我就可以跟人吹牛逼了。读了这个专栏以后,我成为了我心目中理想的自己。
这些起心动念并不low,它是支撑我们凡人做出不凡成就的真实动力。
2
学习技巧
有了学习目标,接下来是怎么干?我讲7个非常管用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学霸、“得到”《西方艺术课》专栏作者严伯钧告诉我的。
他说,快速建立对一个领域的感觉的办法,是找到“二元论”,具体来说,就是找到两位针锋相对的代表性人物,并且吃透它。
你看啊,文艺复兴有追求科学理性的达·芬奇,就有追求感性表达的米开朗基罗;
音乐呢,有小清新的莫扎特,也有激烈雄浑的贝多芬;
经济学,有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和主张自由市场的哈耶克;
社会学,有主张理解解释的韦伯,也有开创实证研究的涂尔干……
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吃透两者,便对这个领域有了更综合、更深入的理解。这招百试不爽,简直妙不可言。
接着说第二个方法,任务拆解。
什么叫任务拆解?就是像打电子游戏一样,不断地为自己设立小目标,然后“得分”通关。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心里要始终清楚,今天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去完成它。
这需要你对一个大的知识体系,进行切分,切分成颗粒度比较小、一次练习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比如说,学习蛙泳,只需要10堂课,第一第二堂课,学习蹬腿;第三堂课,学习换气,同时纠正腿部动作;第四堂课,学习手部动作;第五堂课,带浮具、手脚动作加换气;第六堂课,不带浮具、短距离游......
再比如,我们单看腿部动作,其实就四个字“收、翻、蹬、夹”。一个一个领会、学习和纠正,你会发现真的非常容易。你自己的进步,会进一步激发你学习的兴趣,成为像我一样的“学习机器”。
第三个方法是揪住问题。
学习最怕目标感丢失。如果你感到学习枯燥无味,一个大概率的原因,就是目标感丢失。应对办法,就是揪住问题学。
很多人看书,觉得没有收获,就是因为没有带着问题。如果你带着问题去看一本书,又因为这本书勾起了你更多的问题,吸引你转而去看另外一本书,你就会觉得学习乐趣无穷。
还有第四个方法,顺藤摸瓜。
这个经常看书的朋友,可能跟我有同样的体会。
当我喜欢上一位作者以后,我会把它所有的书都买来看一遍,比如万维钢、吴军、何帆、吴晓波、K·K、克里斯·安德森……只要他们出新书,我还买。在我家里,你会看到这样成套成套的书。
跟着这些高手学的感觉,就像武侠小说里,一位高手给一位菜鸟输送功力,你会进步神速。
第五个方法是,经常性地给自己设立一些研究性小课题。
比如,我曾经为了策划一期《罗辑思维》节目,把图书馆里所有标题带“科学与宗教”的书,都翻了一遍。
一开始,我觉得很吃力,看得特别慢,因为这是我完全陌生的领域,很多段落,得借助百度搜索,才能看懂。
看了几本以后,建立了基本的知识坐标系,再看其他的书,就会特别快。你可以用一本书中的观点,来佐证、反驳另外一本书中的观点。就像看《奇葩说》一样,乐在其中,有如神助。
第六个方法,是我比较私人的经历,这个方法对我的帮助特别地大,简单说就是:如果你真的对一个领域感兴趣,那么,你一定要与这个领域你最倾慕的高手建立连接。
互联网时代,理论上你可以认识任何你想认识的人,前提是你真的想。
你可以给他写邮件。有人可能会说,我不知道他的邮箱怎么办?
嗯,那我就把上一句话再念一遍给你听。在互联网时代,理论上你可以认识任何你想认识的人,前提是你真的想。
你可以请可能认识他的人介绍见面。你可以在微博、成都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乌鲁木齐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