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常识 > 月经期间常见不适的调理方法

月经期间常见不适的调理方法



青春期月经失调多与学习压力大、心情变化、生活欠规律、出现重大心理精神创伤有关,部分青春期月经病也和少女的营养状态有关,过度节食可能出现闭经,肥胖易导致月经紊乱、闭经、排卵异常等。

月经期间,常见的同时也应该引起各位女性警惕的月经病有哪些,又应该怎样有效治疗?

1.经期乳房胀痛

月经前后或行经期间,经脉中气血充盛,容易挤压乳腺脉络,出现乳房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甚至不能接触内衣。 可以采用蒲公英敷脐调理:取蒲公英、当归、白芷、薄荷各10克,紫花地丁、地黄各6克,麝香1克。各药研成细末混匀,用酒精清洗肚脐后填塞药粉,包好,3天换一次药,8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效果非常明显。也可以用艾灸熏肚脐,最好用中药艾条,这样效果会更明显,不过,月经过多及功能性子宫出血者忌用。

2.经期腰痛

 大多数女性在经期或多或少都有腰酸、腰痛的现象,这多是因为体弱、肝肾不足、寒气郁积所致。严重时感觉腰部如绳缠一样又紧又痛,到了后期逐渐减轻。   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调节,热敷的方法有两种,直接热敷法,仰卧,以热湿毛巾(以不滴水为度)垫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热敷约10分钟,然后分别在腰两侧热敷10分钟。间接热敷法,就是用大艾条,直接灸疼痛位置,效果明显,而且艾草本身可以活血化瘀。   提示:经期不要用力捶打腰背,腰背部受捶打后,会使盆腔进一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反而使腰背酸痛更加厉害。

3.经期腹痛

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如果精血素来亏虚,就会导致妇科器官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以及坠痛和冷痛现象,因此当经期腹痛时可以用茴香酒调理:取小茴香、青皮各15克洗净,在克黄酒中浸泡3天,即可饮用。   每次饮15-30克,每日2次,如果不能喝酒,可用醋代替。可以疏肝理气,对经期提前、小腹胀痛等症有缓解作用。

4.经期头痛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月经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与孕酮分泌失调是经期头痛的根本原因。口服麦角胺咖啡因、谷维素或服用止痛片、逍遥丸均有一定疗效。

5.经期口唇疱疹

这与月经期机体的抗力降低、体内潜伏疱疹病毒活动有关。常在经前1-2天至行经2-3天内发生,以口唇多见,亦见于眼睑、鼻孔周缘、阴唇边缘,可用桑树汁涂擦,不要搔剥,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6.月经疹

每逢月经来潮前2-3天皮肤瘙痒,出现疱疹、红斑或发生紫癜等。皮疹多发生于颜面、胸前、后背及四肢等部位,随着月经结束,皮疹和瘙痒症状便不治而愈。对月经疹较重、影响睡眠者,可口服脱敏药。

7.经期关节炎

经期出现关节炎、关节疼痛,多因寒气凝结在经脉所致,以膝关节最为常见。一般于经前一周左右开始,走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伸膝(如下楼梯)时明显,屈膝时消失。可以采用拔罐的方法调理:用玻璃罐或气罐,在里面放入燃烧的纸条,或将沾有酒精的棉球在罐内燃烧后取出,把罐子扣在肌肉丰满的疼痛部位。留罐时间为10-20分钟。气罐很简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直接吸气留罐就行了。

8.经前鼻塞

每至月经出现鼻塞症状,究其缘由,是鼻腔粘膜上皮与女性生殖器官之间存在着生理方面的联系。卵巢激素的变化可使鼻粘膜发生充血、肿胀和渗液,从而导致鼻塞。可用鼻通或滴鼻净点鼻,每日3-5次。   以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症发时注意多休息,适量服用镇静药。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引起月经不顺的原因有很多

1、气血虚弱:久病体虚,过于疲劳,可能导致女性气血不足而产生月经失调。例如:月经提前,经量多;月经延后,经量少;或甚至有不来月经的情况发生。

2、肝气郁滞:如果女性平时性情急躁、忧郁,容易导致肝气郁结、气血阻滞,而发生月经延后、经痛或不来月经的现象。

3、瘀血阻滞:血瘀可能引发月经延后、经量少,经痛或不来月经,日久还可能导致崩漏。

4、血热:如果爱吃辛辣的食物,或者肝火旺,热迫血行,则可能引起月经提前,经量多,或者崩漏。

5、肾气亏虚:先天不足,肾气虚弱可能导致月经量少或不来月经的情形。

月经期间出现病痛,也是亚健康的一种表现,如果合理调理作息,保持心请舒畅,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平时多注意保养,月经期不在是问题,艾灸和拔罐便是快捷有简单的调理方法。艾灸和拔罐分别在关元和中极进行操作,会让您轻松度过月经期,轻松排毒。

赞赏

长按







































中科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人物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glc.com/xdgscs/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