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诊断 > 更实用的中国老年高血压诊治共识来啦
更实用的中国老年高血压诊治共识来啦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对版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进行更新,形成《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版)》。
以下主要为该专家共识中关于老年高血压的测量及药物治疗内容。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mmHg(1mmHg=0.kPa)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老年人血压的测量
准确测量血压对于老年高血压诊治至关重要,需注意以下问题:
(1)测量血压前患者需静坐5min,一般测量坐位血压,将血压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2)与诊室血压测量相比,非诊室血压检测(特别是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提高血压评估的准确性;
(3)首次就诊应测量双侧上臂血压;
(4)首次就诊或调整治疗方案后需测量卧立位血压,观察有无体位性低血压;
(5)家庭自测血压可测量2~3次取平均值;
(6)测量血压时测量脉率。
不同测量方法的血压正常值:诊室血压/90mmHg,家庭自测血压/85mmHg,24h平均动态血压/80mmHg,24h动态血压清醒时平均血压/85mmHg。
近年,推荐采用示波技术的自动电子血压计测定诊室血压(AOBP),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85mmHg定义为高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应鼓励老年高血压患者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并使用袖带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加强血压的自我管理。对于精神紧张或焦虑的老年患者不鼓励自测血压。血压波动大或血压控制不理想时可监测24h动态血压,条件允许时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及疗效监测的常规检查项目。尚需更多大规模临床研究确定老年人动态血压正常范围。
老年人降压治疗目标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65岁老年人推荐血压控制目标/90mmHg,若能够耐受可降低至/90mmHg以下。对于收缩压~mmHg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变化以及有无心、脑、肾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患者,建议采取个体化、分级达标的治疗策略:首先将血压降低至/90mmHg,耐受良好者可降低至/90mmHg。对于年龄80岁且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可降至/80mmHg;≥80岁的患者,建议降至/90mmHg,如能耐受降压治疗,可降至/90mmHg。
由于我国老年人卒中患病率远高于西方人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尤为重要。对于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降压治疗应慎重,不应过快过度降低血压,如能耐受可降至/90mmHg。过度降压不利于各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增加了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和死亡的风险。对于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强调收缩压达标的同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