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诊断 > 亲友托我找专家看病可我刚工作,上哪给你
亲友托我找专家看病可我刚工作,上哪给你
相信很多医生,从刚毕业参加工作开始,就不断遇到亲朋好友找来问「我这是啥病?什么,你不太懂?那就帮我找个医生问问,最好是专家啊,有经验」。
刚入职不久,自己科室的同事还不认识几个,其他科室的医生就更别提了。啥,还专家?人家知道我是谁吗......
很多时候,也得是托同事、甚至托领导,才能跟专家们搭上话,然后替你「先问问人家」。哎,都是白花花的时间,和还不完的人情啊,说多了都是泪......但是这次既然答应下来,硬着头皮也得搞定啊。
朋友们,其实不用硬着头皮也能搞定。想找专家教授?在托关系和欠人情之外,还有一条途径:通过「来问医生」直接向他们咨询。
这不,最近,小刘医生就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找到专家,帮朋友咨询了病情。
主任您好!
有位朋友,男,24岁,自幼体质较差,习惯蹲着的姿态(自感身体更舒适)。基础代谢率较高,多汗、怕热、急躁,一直偏瘦(目前cm,65kg),查无甲亢。
他平日里生活节奏较快,时常焦虑。心悸心慌、心动过速、乏力易疲劳2年,呼吸不畅加胸闷1年,右侧卧或平卧位(才舒服)1年。自述躺下时心动过速,且心脏明显不适(尤其左侧位),两年内做过3次心内科相关检查,听诊、心电图、X片、多普勒心脏彩超等均无明显异常。之前偶有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以缓解心动过速。
暂时考虑心脏官能综合征可能性大。目前,患者一直坚持锻炼,未服药。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病情算得上稳定。但是跟健康人相比,他的一般状态仍然不太好。遂来请教临床经验特别丰富、见多识广的谭主任,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非常感谢!
回答的,是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谭虹。
你好!谢谢你的提问。
有些情况想先了解一下:你的朋友有没有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如果做过,结果如何?另,医院做的吗?
没想到专家这么快就回复了自己,小刘医生赶紧又追问道:
谭主任,心脏彩超都医院做的,这点您可以放心。年初,报告提示三尖瓣轻度反流,年初提示左室顺应性轻度减退。接诊医生(均是副教授)认为暂时没必要做动态心电图等其他相关检查。
朋友近两年表现出来的症状,目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跑5公里状态比常人要好,但承受压力的能力大不如前。还有一点就是,每天早上或午间醒来时,他都会觉得很闷。病人自述只是感到心脏不舒服,并没有痛或压迫的感觉,接触新鲜空气之后,症状会好转。
患者一向压力很大,这两年又遇到了很多让他焦虑的事情,有没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呢?
再次谢谢谭主任!
想了想,谭主任回复道:
我还是建议去做一次动态心电图会比较好。如果平均心率比较高,建议服用β受体阻滞剂。
如果上述检查没有异常,我考虑你朋友的症状,主要还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可以让患者到情绪门诊或心理科做一下评估。不过要先给他做做思想工作,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是精神病,不然,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现代人生活紧张,很容易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不及时纠正,容易转为疾病状态。
还有最后一次补充提问的机会,小刘医生当然不想错过:
谢谢谭主任!最后还想请教您:长此以往,有没有发生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呢?
最后,再次向您致谢!!!
谭主任依然很有耐心地进行了解答:
还是要评估动态心电图的结果。
如果记录到快速心律失常,而且发作比较频繁,时间长了,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进而发展到心衰。
如果没有快速心律失常发作,而且心率还在正常范围,是不会引起器质性心脏病的。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不用太担心。
看,找专家咨询,其实不难。即使他不认识你,即使他远在千里之外。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