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常识 > 医院心内科成功完成广东省首例应
医院心内科成功完成广东省首例应
年2月3日,医院心内科由董少红主任、梁新剑副主任,成功为一位年轻的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的患者完成广东省首例“二切口”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
此次手术,董少红主任为患者选用了可进行1.5T核磁全身扫描的A除颤器和除颤导线这一全新组合,该组合也是兼容MRI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国内首批植入。本次接受手术的是一位31岁的女性患者。
病史介绍:
患者一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头晕不适,与劳累、体力活动无关,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一月底上述头晕症状再发,伴胸闷、出冷汗,伴四肢无力,站立不稳,来本院治疗。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动过速、长QT间期。评估患者为二级预防的猝死高危患者。
病例特点:
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
无心动过缓,无起搏适应证,无CRT适应证;年轻,应考虑避免经静脉ICD除颤导线长期植入体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选择植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术前应用自动筛查工具(AST)对患者进行了体表心电图筛查:左、右两侧三个向量均全部通过测试,完全符合植入前筛查标准,可以植入S-ICD。体表心电图筛查结果报告
术前把脉冲发生器和除颤电极的demo贴于体表,通过透视来确定最佳感知位置,并用记号笔标识。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取左腋中线平等第5-6肋为预定点,切开一约5cm切口,电刀逐层分离至皮下,分离囊袋至背阔肌与前锯肌之间。再于剑突右缘1cm为预定点,切开一长约2cm切口,逐层分离至深筋膜层,预埋两根缝合线用导引针。使用隧道工具于切口间先建立横向隧道,放置鞘管,引导除颤电极于皮下通过。缝合“袖套”将除颤电极固定在剑突筋膜层。建立纵向隧道之前,术者再次确认站在最合适的操作位置:能够清楚地看到完整打隧道过程的地方(通常靠近患者的头部)。隧道工具与胸骨保持10-20°的夹角,并指向患者的头部。将隧道工具的远端插入脂肪和筋膜之间,在脂肪层下向锁骨上窝方向推进,同时平行于胸骨中线,注意需要保持在脂肪组织以下,并尽可能靠近深筋膜,将电极远端头端推送到距剑突切口高约14厘米的预定位置。并确保纵向隧道的长度足够容纳除颤电极,同时避免除颤线圈弯曲。连接脉冲发生器(S-ICDA),固定脉冲发生器于深筋膜层,排除空气后关闭深筋膜层。进行DFT测试,采用50HZ,mA交流电方式进行诱颤,S-ICD正确识别,经首次65J除颤成功,除颤阻抗77欧姆。缝合皮肤,术区纱布覆盖,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手术圆满成功,耗时约1小时。术中DFT测试
术后影像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室颤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S-ICD能够提供与经静脉ICD相同的预防心脏骤停的治疗。它的整个系统只植入于皮下,不直接接触心脏和血管,能够彻底杜绝可能的血管损伤、减少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拔除的相关并发症,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综合以上,S-ICD适合不需要起搏、无CRT适应证的患者植入。特别是为静脉通路有障碍,高感染风险的患者,如发生过囊袋感染或者容易发生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尿毒症、终末期肾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较年轻的一级预防患者;上肢活动较多,容易造成经静脉除颤导线磨损引起误放电的患者,提供了更加优异的预防心脏性猝死的选择。专家简介
董少红
医院
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深圳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外进修:-04/09韩国全南大学校病院,心内科,心导管室访问学者。0-01/12以色列医院,心内科及导管室进修。专业技术特长为冠心病,心力衰竭及介入心脏病学。致力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大内科及心血管内科临床经验,开展了多项先进的介入诊断治疗方法。对瓣膜病、先心病的介入治疗以及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多项技术也有很深的造诣及经验,医院心内科的介入诊断及治疗提高到前沿水平。获得多项国自然省和深圳自然科学基金,发表论文余篇。培养了硕士,博士生30余名。
梁新剑
医院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房颤学组组员;广东省医学会电生理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电生理分会委员;年荣获第三届“南粤好医生”;第六届中国好术者大赛优胜奖;深圳市第一位通过AI认证的房颤消融术者。
擅长:各种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及器械植入治疗,一直致力于遗传性心脏疾病的研究及晕厥的诊疗。
延伸阅读
上海交通大医院成功植入本院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医院湖北省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成功植入
·END·
本文为“严道医声”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获取更多资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严道医声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