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病因 > 你的起搏器,定期ldquo体检rd

你的起搏器,定期ldquo体检rd



70多岁的老赵自从三年前装上了心脏起搏器后,自觉又年轻了许多,本就闲不住的他又干起了老本行——种庄稼。但是今年秋收时节他干不了农活了,总感觉心慌胸闷,症状时好时坏,严重时甚至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好!怕不是心脏又有啥问题了吧?我这刚装上的起搏器,难道失灵了?”内心犯嘀咕的老赵不敢再拖了,医院心内科就诊。

一检查不要紧,这心慌胸闷的毛病,还真就和起搏器脱不了干系。

“老赵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基本心律是心房颤动,但心室率极不稳定,时快时慢,快时似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而且发作频繁”我院心肺功能科主任吴志红说。

根据24小时心电图的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吴志红给老赵进行了起搏器程控,为老赵的起搏器“量身定制”了起搏模式并进行了个体优化,老赵心慌胸闷的症状立马消失了。

明明是辅助心脏工作的“小助手”,为何却变成了导致心慌胸闷的“元凶”?

吴志红说,老赵这种情况,是由于自身心律的改变导致的。

老赵的心律由正常的窦性心律转成了持续性心房颤动,正常的情况是起搏器感知到心房颤动后会立刻进行模式转换,由跟踪模式转换成非跟踪模式。但是老赵的起搏器并没有及时进行模式转换,而是间歇性的感知心房颤动波触发快速的心室起搏,这就使他的心室率突然加快,突然减慢,他不但会非常的不舒服,时间长了,还会使心功能严重受损!

出现这种不能及时转换起搏模式的情况,难道是起搏器坏了吗?

吴志红说,随着起搏器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起搏器的功能也越来越智能化,特殊功能也越来越多。老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心房的感知灵敏度是自动的,而心房颤动波大小不一,心房感知不稳定造成的。

智能化不等于适合每个患者,患者安装起搏器的病因和身体条件不同,而且病情的变化也不同,患者需要的起搏模式和特殊功能开启也是不同的,所以起搏器植入后一定要定时对起搏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程控随访。

其实,老赵这次遇到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程控随访来避免,可不听话的他自三年前安装上起搏器后,医院复查过,幸好就医及时,否则一旦心功能受损严重,麻烦就大了!

在吴志红看来,起搏器程控是个良心活。这就好比给心脏起搏器进行“定期体检”,医生只有看的越细,才能揪的越准,将潜在的危险一一排除。

随着起搏器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院心内科在起搏器植入方式的选择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到现在的左束支区域起搏,这种术式更接近生理性,QRS波更窄,对患者的心功能更好。这对起搏器植入患者来说是一大福音。可恰恰就因为更接近生理性,植入在左束支区域的起搏器所表现出的QRS波形态更接近自身下传的图形,再加上现在多是双极起搏,钉样信号不明显,非常容易和自身的QRS波混淆,这也就大大增加了起搏心电图诊断的难度。

今年6月,余阿姨在我院心内科植入了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部位左束支区域)。术后一个月,余阿姨按时来我院复查,从描记的心电图上看不到起搏器工作的迹象。吴志红在会诊时,从个别导联上敏锐地察觉到了图形的细微异样,但是依然不能确定起搏器是否在工作,随即给患者做了起搏器程控检查。

程控的结果出人意料!

心电图波形确实是自身QRS波,但是在自身QRS波的起始部隐藏了一个“小特务”——“起搏器的钉样信号”,这个小特务仅凭肉眼是很难分辨出来的,只有起搏器程控仪这个“火眼金睛”才能识破!这个钉样信号说明了起搏器在工作,只是稍晚于自身的QRS波,起搏器在做无用功,白白耗电并缩短起搏器寿命。

“这种假性融合波的现象在平时的工作中比较常见,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很难发现,只有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能够发现,我们发现以后就会立即给患者做起搏器程控,调整相关参数,使起搏器在合适的时候才出来工作”吴志红说,“幸亏余阿姨比较听话,医院复查,如果像老赵那样自己觉得没事,医院复查,那等于白白耗费了三年的电量,真的成了冤大头了!”

起搏器的植入只是治疗的开始,起搏器程控随访应贯穿起搏器治疗的整个过程!

程控的目的不只是看起搏器工作是否正常,参数是否正常,重要的是根据患者起搏心电图的改变,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来做个体优化,使患者真正获得最佳的起搏治疗效果,从健康、经济等方面受益最大化!

吴志红打比方说“起搏器就好比是发报机,起搏心电图就是密码,心电图诊断医生就是解码人,而临床医生就是最高指挥官,根据破解的密码做出战斗部署。”所以,规范的起搏器程控随访、优化是起搏器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吴志红和她的团队

医院的起搏器程控都是由起搏器厂家的工程师来做。我院自年初,袁义强院长上任后,为了规范起搏器程控检查,在心肺功能科设立了程控随访门诊,患者随到随做。

吴志红坦言“虽然身上担子重了,责任更大了,医院把起搏器程控工作交给了我们,身为医生,我们就要对每一位患者、每一份报告负责任。”

目前,我院程控工作是由心电图诊断医生、工程师、临床医生三方共同协作来完成。工程师们熟悉起搏器功能,而心电图诊断医生精通起搏心电图的解读,能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和临床医生沟通,针对患者的病情做合理的优化,使每一位患者受益最大化,为临床医生的精准治疗提供帮助!

最后,吴志红提醒,规范的程控随访时间为: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医院随访复查,待起搏器稳定后即可1年1次。期间如有不适,需随时就医!复查时切记先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能反应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如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去做程控和优化!

心肺功能科

-、

文:徐紫渝

校对:穆倩倩

审核:吴志红杨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glc.com/xdgsby/1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