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病因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放疗或能治疗难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放疗或能治疗难治
一提放疗,常常想到的是治疗肿瘤。不过近期发表于NEnglJMed上的一项研究,放疗却在平均14分钟就终结或极大改观了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
这一新操作由华盛顿大学PhillipSCuculich等初尝。首先术者通过ICD诱发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在此期间,应用磁共振、CT和心电图成像等绘制出室性心动过速关键通路并标出靶目标,然后,应用25Gy的放射量对靶目标进行立体定向放射疗法(SBRT)。
这项研究中,共有5位高危的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了放疗,平均治疗时间为14分钟,最长的治疗时间为18分钟。
这些患者在接受放疗前,药物治疗均未能奏效,此外还有3人导管消融失败,另2人存在导管消融禁忌证。总之,患者病情较重,在放疗前3个月,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了次。
而在放疗后6周的空白期,发作次数大大降低,共发生了次;而空白期后的随访1年内,仅发生了4次,较之最初降低了99.9%。
图1患者治疗前后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
其中年级最大的患者是一位83岁的女性,放疗前共发生了次室性心动过速事件,接受放疗后3周发生了致死性卒中,不过尸检没有发现与放疗相关。在死亡前3周,其室性心动过速负担减少了82%。
其余4位为60~65岁男性,放疗后随访1年未发现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也未发现其他并发症,只有肺部有轻微炎症反应,其中3位已无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其中1人,在首次抗心动过速起搏后治疗9个月后开始服用胺碘酮;还有1人在放疗4周后由于仍有室性心动过速接受了射频消融,之后随访没有进一步发作。
随访1年时,患者ICD的放电次数也由术前的55次减少至仅1次,抗心动过速起搏次数由次降至3次。
不过,高剂量辐射对已受损心脏组织的长期影响还不清楚。“这些患者接受放疗的心脏体积较大,或会对乳头肌、冠脉、传导系统和瓣膜等产生潜在影响,从而增加影响心室功能的风险,尽管目前随访1年未见异常。”研究者指出。
据悉,研究者已启动了名为“ENCORE-VT”的1-2期试验来进一步评估这一新技术。
来源:
[1]M.AlexanderOtto.IntractableVThaltedbynoninvasiveradiationablation.CardiologyNews.December13,.
[2]PhillipS.Cuculich,MatthewR.Schill,RojanoKashani,etal.NoninvasiveCardiacRadiationforAblationofVentricularTachycardia.NEnglJMed;:-.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