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病因 > 艾灸基本常识上
艾灸基本常识上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即艾灸。艾叶在中医学界一直被称为“百草之王”,尤其以湖北的蕲艾效果为最佳。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用作灸料的艾绒是用干燥的艾叶除去杂质捣碎成细软的艾绒,贮藏备用。《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
艾灸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等病症。
(二)扶阳固脱
阳气不足、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阳气虚、脱证和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泻等病症。
(三)消瘀散结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
(四)防病保健
艾灸足三里等穴具有防病保健作用,古代称之为"逆灸";,今人称之为"保健灸";,也即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从而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艾灸适应症
1、流感、哮喘(热性哮喘和对艾草过敏的患者除外)、咳嗽、支气管炎等。
2、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偏头痛、肩周炎、肘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各种腰腿痛和关节痛、外伤恢复期的辅助治疗等。
3、骨折复位后和急性扭伤治疗及恢复期。
4、妇女卵巢囊肿、输卵管炎症、宫冷、带下、痛经、恶露不止、崩漏、子宫下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乳腺肿瘤等。
5、胃痛、胃下垂、脂肪肝、肝炎、肾炎、各种肠炎等。
6、中气不足及妇女更年期引起的颜面早衰、浑身无力、精神倦怠、自汗盗汗、失眠多梦、早泄、尿频、脱肛、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等。
7、贫血、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等。
8、对早、中期癌症有明显的止痛消炎作用,并可增加食欲、提高免疫功能;
9、减肥:民间早有以艾灸之法瘦腰减脂,腰腹肥胖者不必改变平时的饮食习惯,每日温灸腰腹部1-2次,连续几周后即可收到明显的减肥效果;
10、艾灸法大补上、中、下丹田之气,自古为养生要术。无病者常灸之可气血充盈、青春美容、身强体健、延缓衰老。
艾灸禁忌症
1、高烧、肝阳头痛、咳血、吐血者。
2、心悸、心动过速、血压过高者、中风早期者。
3、白候、大叶性肺炎、肺结核晚期者。
4、猩红热、麻疹、丹毒、传染性皮肤病者。
5、艾叶过敏者(闻到艾灸气味出现呕吐、憋气、头晕、连续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经常性的皮肤过敏者。
6、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