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症状 > CHRS2017持续性房颤消融术演示
CHRS2017持续性房颤消融术演示
手术演示是第十八届中国心律大会的重要日程之一。6月30日上午,三场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手术在A会场陆续转播。南京医院杨兵教授、医院陶海龙教授、首都医科医院喻荣辉教授先后进行了精彩的手术演示。会场各位主持专家也针对每个病例,对房颤导管消融的热点问题与术者进行了精彩的互动讨论。
手术演示现场
来看看3个病例的具体情况吧。
南京医院:"南京术式"典型案例演示病例为1例43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心房颤动2月余"入院,诊断为持续性房颤,无特殊既往史。
杨兵教授介绍说,术前预估该患者左心房电压标测可能为正常,术中用CARTO3系统及压力导管顺利进行环肺静脉隔离,后在窦性心律下对患者进行电压标测,显示在两侧消融圈中间地带有复杂、碎裂的低电位区。对后壁进行小范围BOX手术,连接两侧疤痕区的上缘和下缘,使中间达到电隔离。左心房其他区域相对健康,右心房三尖瓣峡部的传导迅速,电压标测也健康,该患者仅做了肺静脉隔离及后壁复杂电位的改良。
杨兵教授表示,对于持续性房颤,各中心的做法不同。"南京术式"是按照基质标测的结果,做持续性房颤的策略改变。这是"南京术式"的一个典型案例,约30%的持续性房颤属于这种情况。左心房无很大面积的窦性心律下异常电位或低电位区,相对比较健康。"我们认为,如果左心房健康,无需做过多干预;如果左心房有病变,则根据病变区决定进一步的消融策略,来改良窦性心律下的异常电位区,可以说是相对理性的处理方法。"
图示分别为此例房颤患者窦性心律时后前位和前后位的基质标测图,电压窗范围为0.5~1.5mV,可见左房体部(前壁、侧壁、下壁)电压均在正常范围,仅肺静脉消融圈之间的后壁电位低而碎裂,这种电位可能形成顶部依赖的大折返性或微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消融策略是在异常电压区的上下分别行线性消融,与CPVI的线连接形成后壁"box",其他健康区域不做消融。
医院:复发房颤再消融演示病例为1例46岁女性患者,既往有心悸病史,1年前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恢复窦性心律。1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心慌,心电图显示为持续性房扑,拟接受射频消融治疗。
陶海龙教授介绍,上台后发现患者的房扑自行转复,恢复窦性心律。药物诱发心律失常未成功,考虑进行肺静脉标测。准备期间患者发作心动过速,表现为房扑,左房起源。行房间隔穿刺,标测过程中房扑转变为房颤,且标测中发现双侧肺静脉均有电位传导恢复,消融策略改为再次行环肺静脉消融。实现肺静脉隔离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验证肺静脉隔离良好,起搏冠状窦、验证三尖瓣均阻滞,后行右房标测,右房不大但上腔静脉较深。鉴于患者为第二次手术,遂行上腔静脉隔离,再次诱发无任何心动过速。
左肺静脉标测,显示肺静脉电位回复
右肺静脉标测,显示肺静脉电位回复
左肺静脉前下部位消融,恢复窦性心律
右肺静脉分离电位
首都医科医院:全程零射线"无铅无挂"演示病例为1例50岁男性患者,长程持续性房颤,无特殊既往史。
喻荣辉教授介绍,医院独创的全三维零射线的"T3D"技术,从股静脉穿刺开始直至消融结束,均为零射线操作。最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顺利实现两个肺静脉的隔离及左心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和三尖瓣峡部线的阻断(2C3L),手术非常成功。
手术全程零射线,在穿刺血管后重建右心房,在右心房上进行卵圆窝标测,然后用T3D方法显示房间隔穿刺针和导丝,以知道针或导丝在上腔静脉以及间隔上的相应比邻关系,在针滑落到卵圆窝时可以穿刺。目前,经过2年的积累,该技术已经非常完善,该病例即用这种方法进行房间隔穿刺,到达左心房。因为患者左心房较大,采用经典的"2C3L"方法进行消融。
喻教授表示,这个病例演示主要体现"绿色电生理"的理念。X射线对医生和患者带来非常长远的生物学影响。而这种新的"T3D"房颤消融及房间隔穿刺术式,不仅可避免这种影响,而且对不能接触射线(如孕妇)或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同样适用,可以说适用于所有患者。
另外,该方法特有的技术步骤,可使消融更加精准。比如首先重建右心房,在此基础上可序贯推出左心房结构,整个重建左心房过程更加有理有据,使左心房重建也更加精准。最后应用高密度标测,让左心房各个结构在三维下清晰显示,消融时不多不少都消融在合适部位,使消融更加精准。
此外,采用消融指数(AI)这一新手段来控制消融程度,进行逐点消融,每个点都在三维重建模型上显示,可清晰展现消融程度,使消融成功率更高。
总之,这种更精准、成功率更高、更安全的方法,为术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让手术更加轻松和有效。
在持续性房颤运用T3D和AI技术,成功实现2C3L终点
零射线顺利完成手术
术者、助手和参观者均未穿沉重的铅衣,实现"无铅无挂"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许慧┆美编柴明霞┆制版田新芳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得白癜风有什么症状北京中科白癫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