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症状 > 对起源于房间隔部位的FAT进行成功消融的

对起源于房间隔部位的FAT进行成功消融的



该中心近15年间共进行了384例fat消融术,其中9例为左房间隔fat,这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岁,其中7例为女性,平均症状发作时间为36个月

对起源于房间隔部位的fat进行成功消融的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有三点:1、房间隔fat常靠近房室结,需要在房室结部位进行仔细标测,难度较大;2、进行标测是常涉及到穿间隔,操作难度较大;3、部分fat起源于主动脉窦部,需加以考虑起源左房间隔的fat在临床上十分少见,容易被当成房室结周围的fat,近年来虽有零星的病例报道,但其具体的心电图及电生理表现目前还不清楚,据此,michael cg等近来在j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旨在探讨左房间隔fat的心电图及心电生理特征心电图表现如下:v1导联p波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呈负正双向,随胸前导联移行,负向波逐渐加深,下壁导联p波负向或负正双向9例患者中有6例心动过速呈持续性,平均心动过速周期为421ms,his a电极是p波最早激动部位,较cs近端早4ms,成功消融的部位较p波起始平均提前31ms通过38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复发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通过该项研究,作者可得出以下结论:左心房间隔并非为fat的常见起源部位,但其有着典型的心电图特征,我们有必要对其加强认识,需与起源于右房的fat加以区分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focal atrial tachycardia,fa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常见类型与其他svt相比,fat不易通过药物终止,fat并非起源于心房的任何部位,它多起源房性心动过速于特定的解剖部位,常见的fat起源部位包括:右房终末嵴、三尖瓣环、卵圆窝、肺静脉口及三尖瓣环上部,而起源于房间隔部位的fat在临床上较少见

gujianyun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glc.com/xdgszz/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