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饮食 > 对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左房低压区LVZ消
对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左房低压区LVZ消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对于有症状的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术通常比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更有效地控制心律。对于药物难治性的阵发性房颤尤其如此,可通过肺静脉隔离(PVI)有效治疗。然而,在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消融后,复发较为常见,长期成功率只有50%左右。现在已经认识到,这些在PVI后的复发通常是由于左房-肺静脉的传导恢复或者左房的致心律失常相关基质即左心房中的纤维化区域所引发。这些区域在电解剖标测过程中可以识别为低压区(LVZ)。最近发现,在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混合队列中,联合PVI及针对LVZ的额外消融术可获得更好的结果。关于LVZ预测因子的数据可能有助于规划持续性房颤病例的最佳治疗策略。近期一相关研究旨在探讨一个持续性房颤队列中,LVZ的预测因素以及PVI联合LVZ引导消融时的成功预测因素。该研究在年1月至年6月期间共纳入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69±8岁,53%(63/)为男性,9名患者(8%)有长程持续性房颤,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数据,包括以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血细胞计数、甲功、肾功能。在手术中,如果在手术开始时出现房颤,则在进行电压标测前进行电复律。如果房颤立即复发,则在房颤中进行第一次map。在PVI后进行第二次心脏复律尝试,最后的电压图在窦性心律(SR)下进行。标测中相邻电压点≥3个且0.5mv的区域被视为lvz。对于有明显低电压区域(LVZ≥5%的LA表面积)的患者,进行额外的消融以排除LA激活区。术中共有/(86%)的患者在消融治疗开始时出现房颤。例患者中84例成功复律。在完成PVI手术后,所有仍在AF中或复发AF的患者都要进行第二次心脏复律。此后,在SR期间重复电压标测。只有3/(2.5%)的患者在进行房颤期间完成了最终的电压图。显示平均左房容积为±38ml,左房面积为±28cm2。平均LVZ面积为13±19cm2,占LA表面积的9±13%。我们发现54例(45%)患者(0组)未检测到LVZ,65/(55%)的患者有LVZ,其中28例(24%)患者(第1组)的LVZ10%的la表面积,19例(16%)的患者(第2组)的lvz为10-19%,8例(7%)的患者(第3组)的lvz为20-29%,10例(8%)的患者(第4组)的lvz30%。关于低电压区的分布,58/65例患者的LVZ位于左房前部,26/65例位于后部,26/65例位于顶部,9/65例位于底部,25/65例位于隔膜,8/65例位于侧面,2/65例位于左心耳。所有患者在消融后3个月至12个月进行随访检查,包括72-96小时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和询问。当病人报告有心悸病史时,使用症状触发事件记录仪。主要终点是在3个月的空白期后没有记录的房性心动过速或房颤复发,也没有记录的停药后房性心动过速或房颤复发。关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尽可能在消融后立即停止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果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早期复发而重新使用,则在3个月随访前2周停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3个月随访前4周停用胺碘酮。随访期间,无复发率为73%(85/),停药后无复发率为69%(80/)。结果显示,0组患者的无复发率和停药后的无复发率最高,分别为87%和89%。第1-4组的成功率明显较低,分别为33/62(53%),p=0.和35/62(56%),p=0.。在第1、2、3和4组中,没有发现显著差异。单变量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8岁,左房容积/体表面积≥79毫升/平方米,GFR≤79毫升/1.73平方米,LVZ存在,以及CHA2DS2-VASc-Score≥3为房颤复发预测因子;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LVZ的存在是停药后复发的重要预测因子(OR4.19,95%CI1.54-11.41,p=0.)。同时研究发现,年龄≥67岁,左房容积/体表面积≥68ml/m2,GFR≤85ml/min/1.73m2对LVZs的存在有积极预测作用。BMI≥26kg/m2是LVZ的负预测因子,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继发于容量超负荷的肥胖患者,有心肌细胞肥大,因此有较高的左室电压。随着消融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提高和更新,指南中对于消融的推荐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尤其是伴有心动过速心肌病或者复发因素较少的房颤患者,消融更应积极考虑。
文献来源:SchadeA,SteinbornF,BayriAH,et,al.Voltage-guidedablationinpersistentatrialfibrillation-favorable1-year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