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饮食 > 重医附二院江南心内科成功为单心室畸形患者

重医附二院江南心内科成功为单心室畸形患者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

年4月7日,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心内科介入团队成功为一名单心室心脏畸形外科矫形术后的患者实施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单心室畸形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比例的1.5%,是最具临床挑战性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这是我院心内科在结构性心脏病相关的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完成的又一大挑战。

什么是单心室畸形呢?

单心室畸形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房室管未能与心室正确对线所致。这类患者仅有一个功能性心室,导致体---肺循环呈“并联模式”而不是正常情况下的“串联模式”。患儿因肺血减少而严重缺氧,往往在20岁前死亡。“双向Glenn手术”是此类患者常用的姑息性治疗方式,通过将上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而增加患者的肺血流量,提高血氧饱和度,延长生存时间。

患者病例简介及治疗经过

该患者是一名22岁男性,2岁时因严重发绀发现单心室畸形,伴左、右心房异位和共同房室开口。10岁时医院行“双向Glenn手术”。入院前2天,患者因胰腺炎住院治疗期间突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心率次/分,氧饱和度下降至最低76%,转入我科进一步诊治。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类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仅表现为心跳加快、心搏有力,但对于单心室畸形患者,心动过速会明显加重缺氧甚至导致生命危险。由于心功能差、血氧饱和度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禁忌,射频消融手术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希望。作为重庆市心律失常质控中心,重医附二院江南心内科在室上速的识别和消融方面驾轻就熟,但对于该患者而言却充满挑战。首先,复杂的先天畸形,加之外科矫形使得患者心脏解剖结构显著改变,常用的定位标志缺失;其次,复杂的结构改变可能导致电生理特性发生变化,增加心动过速鉴别和消融的难度;最后,单心室畸形合并室上速的病例在全球范围内鲜有报道,缺乏经验总结。殷跃辉主任指出,熟悉心脏的解剖结构是所有心律失常成功消融的关键。因此,特意安排患者完善了心脏CT以重建出心脏的3D模型,术中将CT图像与构建的电图进行融合,可以精确反应心脏的结构特征。

在殷跃辉主任和刘增长教授的指导下,杜华安博士通过程序性电刺激成功诱发心动过速,随后经过缜密的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同的是,由于心脏结构变异,该患者的有效消融靶点不在常规的Koch三角下方,而位于健康人群的His区域。在这个部位消融面临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是电生理医生通常碰触的禁区,并且,该患者一旦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将无法植入普通起搏器(上腔静脉被离断连结到肺动脉)。江南院区心内科团队在如此棘手的情况下并没有回避风险,经过术中反复验证和集体讨论,殷跃辉主任毅然决定在靶点区域谨慎进行小功率试消融。在严密的监护下经过s的消融过程,患者的心动过速最终不再被诱发,达到手术成功终点,患者二天后顺利出院。

结构性心脏病相关的心律失常一直是射频消融治疗的重难点。在殷跃辉、苏立、凌智瑜教授的带领下,重医附二院心内科团队作为重庆市心律失常诊疗水平的标杆,已成功消融多例法洛四联症、三尖瓣下移畸形、肺静脉异位引流、右位心以及外科切口相关的心律失常,在复杂、罕见的结构性心脏病相关的心律失常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为广大饱受心脏疾病困扰的患者解除病痛。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重庆医院心血管内科始终秉承着“守住健康,防止疾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医学宗旨,在复杂心血管疾病领域,大胆而谨慎,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减少患者的痛苦,维护着心脏健康。

END

审核:殷跃辉

作者:肖明阳

排版:甘春霞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glc.com/xdgsys/1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