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饮食 > 房颤的治疗

房颤的治疗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我国是房颤第一患病大国,目前约有-万人患有房颤,中国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房颤的发病率高达8%—10%。且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一、房颤的分类7日内可自行转复或被复律,均称为阵发性房颤,持续超过7天的房颤称为持续性房颤,超过1年的称为长程持续性房颤。放弃节律控制的持续性房颤为永久性房颤。

二、房颤的危害

1.房颤最大危害是易在心脏内形成血栓。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威胁生命,但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6倍。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一旦卡在某个器官就会引起相应器官血管堵塞,影响该器官功能。

2.其次房颤时快速和不规律的心房跳动使心房丧失收缩功能,可诱发心力衰竭或使原有心力衰竭或基础心脏病加重,特别是当心室率超过次/min时,可加重心肌缺血症状或诱发心绞痛。房颤患者远期脑卒中、心衰、死亡风险增加。

三、房颤药物的治疗

1.抗凝治疗。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第一步是危险分层。CHA2DS2-VASc评分---Congestiveheartfailure,Hypertension,Age≥75(doubled),Diabetes,Stroke(doubled),Vasculardisease,Age65–74,andsexcategory(female)。

0分为低度危险,1~2分为中度危险,>2分为高度危险。男性评分≥2分及女性评分≥3分建议抗凝(IA)。

房颤/房扑复律前进行至少3周抗凝,复律后无卒中风险者抗凝4周,如卒中风险高者长期抗凝。如要尽早复律行食道超声排除心脏血栓后再复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心衰、心绞痛、心肌梗死、休克或肺水肿)应立即心脏复律,同时尽快启动抗凝治疗。持续性房颤长期抗凝。

抗凝药物①华法林(INR2.0~3.0)(A);达比加群酯(B);③利伐沙班(B);④阿哌沙班(B)。

ACS合并房颤有卒中风险行PCI术后三联治疗1-6个月(权衡冠脉缺血和出血风险),未行PCI术者单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双联治疗12个月。部分患者可用氯吡格雷联合抗凝的双联治疗代替三联治疗。

房颤与妊娠妊娠合并房颤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房颤对孕妇和胎儿存在高风险时进行电复律。如有卒中风险建议抗凝,为减少致畸风险和宫内出血,怀孕前3个月及分娩前2~4周建议使用肝素,其他时间使用肝素或华法林均可。

2.控制心室率或复律。房颤如果血流动力学稳定,则可静脉使用毛花苷C(西地兰)、地高辛、β受体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地尔硫卓、维拉帕米)来控制心室率次/分。部分阵发性房颤控制心室率后可转复窦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及有器质性心脏病(但非冠心病亦不伴左心室肥厚)的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可首选ⅠC类药如普罗帕酮,次选索他洛尔、依布利特(ibutilide)。若仍无效,可选用胺碘酮。伊布利特必须在严密监测下应用,它可以急性延长Q-T间期,增加近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胺碘酮是目前公认的对复律及防止复发有明显疗效的药物。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者:胺碘酮为首选药;需注意:严重甲功、肝功异常、肺纤维化、既往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心动过缓、碘过敏禁用/慎用。服胺碘酮者每月复查肝功,甲功,3个月复查胸片。

三、射频消融治疗房颤

因长期口服药物存在严重副作用或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者不愿长期口服药物者,导管射频消融已成为房颤根治的常规方法。但价格稍高,经济条件许可者的阵发性房颤可首选。

房颤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主导折返环就是房颤的维持机制,常位于肺静脉,腔静脉,冠状窦等部位及周围组织。导管射频消融术属于微创介入手术,通常选择经皮肤从下肢股静脉入路至心脏主导折返环处,发放高频电磁波即射频能量将改处心肌消融,从而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

目前阵发性的房颤成功率可以达到80%,对于持续性的房颤的射频消融成功在60-80%左右。射频消融术后存在延迟效应或部分电位恢复,可导致房颤复发。因射频能量对消融心肌的作用需要一段时间,即延迟效应,术后3个月为窗口期。术后3个月内复发的房颤患者及时就诊需要药物或电复律纠正。3个月后50%的复发患者可维持正常窦性心律,起源50%的患者需要2次或多次消融。2次甚至多次消融成功率可达90%.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glc.com/xdgsys/10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