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结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护理 > 致死致残率高的房颤居然可以被冻掉
致死致残率高的房颤居然可以被冻掉
白癜风要多少钱治疗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11/<
原创:李剑
70岁的李大爷反复发作性心悸不适3年余,动态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遂至医院心内科就诊并收住入院。住院期间,经罗心平教授和李剑教授的电生理团队的全面评估:考虑到患者年龄偏大、心肺功能欠佳等因素,故选择安全性高、患者耐受程度较好的冷冻球囊消融术。手术耗时1小时,李大爷术中无明显不适,术后恢复良好,术后3天出院,术后3个月至半年随访期间,无房颤发作。
1.什么是房颤?
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可导致脑卒中的发生,致死、致残率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约有-万房颤患者。
心电图检测出心房无规律收缩,频率可超过次/分钟,心室率绝对不齐
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心室率快慢、心功能、合并疾病以及患者的耐受程度
多数患者可有心悸、胸闷、疲乏、头晕和黑朦等症状
少数患者可无症状
2.房颤怎么治?
房颤的治疗要点包括:预防卒中、心率控制、节律控制。其中节律控制目的是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多项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导管消融治疗相较于药物治疗对于房颤患者的节律控制具有更优异的效果,其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也不断升高。
肺静脉隔离已被公认为不同类型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石”。根据消融能源不同,目前主要分为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不论是何种消融,实现肺静脉隔离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射频消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在医生的操作下,一根圆珠笔芯粗细般的导管到达指定位置后发放高频电磁波,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组织加热,沿着肺静脉开口周围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打一圈消融点,使心房肌肉坏死,产生环形疤痕,中断错误信号传导,像“防火墙”一般将捣蛋鬼们隔绝在外,进而使心脏恢复规律跳动。但“逐点式消融”手术时间较长,对于术者的导管操作水平要求也较高,同时患者虽然是在局部麻醉状态下,多有轻中度痛感,且术后易有肺静脉狭窄。导管消融手术的并发症主要有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气胸、迷走神经反射、心包积液、心包压塞、膈神经损伤、左房食管瘘等,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并发症比以往明显减少,但仍不可能完全避免。
感受一下逐点式消融的扫射
射频消融(左图)与冷冻球囊(右图)治疗房颤的图例
冷冻消融是一项较新的术式。在环状标测导管后有一个伸缩自如的冷冻球囊导管。到达手术部位后,球囊扩张堵住肺静脉开口,球囊内液态制冷剂的蒸发过程吸热,使消融靶点周围温度骤然降低,造成细胞外、细胞内结晶和组织冻结缺血,从而引起组织损伤,实现肺静脉的单次隔离。
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优势:
组织学及生物学效应:组织损伤小,减少血栓形成及肺静脉狭窄几率
安全性:严重并发症少于射频消融
有效性:冷冻消融不劣于射频消融
手术时间:手术操作高效,手术时间及左房内操作时间明显缩短
一致性:成功率更容易复制,不同术者、不同中心更易得到一致的手术成功率
易学性:学习曲线短,技术易于推广应用
图片来自网络
3.冷冻球囊消融已成为房颤消融的标准疗法
根据目前国内外的指南及专家共识,冷冻球囊消融术已成为目前治疗房颤的主要方式之一,该技术在全球已开展超过50万例,我国也突破了2万例。医院已开展并完成了大量的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未来,冷冻消融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并将会使更多患者受益。
医院房颤中心成立于年1月,是首批获批的“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之一,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医学科、放射科、胸心外科、急诊科、内分泌科、介入科、医务处、教育处、科研处、信息中心专家共同组成专家委员会,通过整合管理部门与强势学科,中心的启动将进一步发挥多学科特色,共同推进房颤工作的发展。
年,医院房颤中心成为房颤中心示范单位。全年电生理及心律失常消融术首次超过例,医院前十名;其中华山北院和总院共完成房颤的消融术(包含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术)91例,创华山历史新高。年初,首次开展房颤的冷冻消融术,到年底已大面积应用于临床。同时完善房颤数据库,纳入病例总数超过0名,利用数据库进行门诊患者随访。房颤中心与中国医学论坛报合作开展“房颤学院”系列课程。今年6月6日“中国房颤日”,医院房颤中心团队再次在静安公园开展义诊和健康宣讲活动,得到了社会热议和广泛好评。向着“规范诊断、规范治疗,多学科共同管理”的目标,医院房颤中心努力前行。
作者介绍:
李剑,复旦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就职于医院心内科,专业方向为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任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心律失常学组秘书;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四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医务监督学组),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培训专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题库内科专业组专家以及心血管组命题组长,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督导专家,并担任中国医学论坛报循环学院学术顾问;现在主要从事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的内科治疗,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的射频与药物治疗。门诊时间:周五上午,总院5楼内科;周五下午,总院7楼特需。